首页 > 热点 > > 正文

江西境内首次发现!全球罕见!巨型恐龙化石体长超过15米-天天视讯

时间:2023-04-27 15:30:12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连串尾椎骨中留存的空腔,清晰、完整。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梦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熊亚光、童梦宁)4月25日,记者在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采访中获悉,历时两年多抢救性发掘,赣州市赣县区施工时发现的成片巨型恐龙化石,已于近日完成了清理、登记工作。

该恐龙化石于2021年6月在赣州市赣县区储潭镇幸福村境内一工地施工时发现的。经国家权威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专家修复、研究,该标本被认定为生活在9000余万年前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完好留有29枚椎骨,其中18枚尾椎、6枚颈椎和5枚荐椎。这些椎骨相互关联,形态突出,骨骼特征鲜明,且留有复杂而完整的空腔,在全球已发掘的蜥脚类恐龙化石中罕见,对研究中国及全世界白垩纪晚期恐龙的分布、演化、灭亡及环境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颈椎骨中的空腔,构造复杂而完好、精美。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梦宁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巨型恐龙化石岩块主体部位长、宽、高分别约5米、4米、2米,化石表面呈灰白色。经科研人员精心清理,29枚椎骨及部分肋骨、肢骨呈原始状态存放,骨骼粗壮,钙化表层有光润感。连串的尾椎、颈椎骨及环状荐椎骨当中留存的多个空腔,构造复杂而独特。这些骨骼的鲜明特征及保存完整和精美程度,令科研人员惊叹不已。

▲荐椎骨宽大,空腔周围两处对称部位留有清晰的骨头相连痕迹。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梦宁

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楼法生介绍,往年,我省境内曾发现过零星的巨型恐龙化石,而此次发现完整度较高、骨骼特征鲜明的巨型恐龙化石系首次。根据估算,其复原后体长超过15米,略小于侏罗纪“巨无霸”型蜥脚类恐龙。这种小体型可能代表了蜥脚类恐龙在白垩纪晚期演化后的一个新分支。目前该标本的形态学、系统发育学及地理分布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据了解,蜥脚类恐龙系植食性恐龙,是已知体型最大的陆生脊椎动物,椎骨中的空腔系其骨骼典型特征,起源于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直到白垩纪末灭绝。我国古生物学研究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韩凤禄表示,从现有的化石记录来看,白垩纪晚期赣州及周边地区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恐龙,如大型蜥脚类恐龙和鸭嘴龙、小型伤齿龙、肉食性暴龙、护蛋类窃蛋龙等。通过进一步对恐龙化石的系统发掘、修复、保护、研究和复原等工作,科研人员将勾勒出江西白垩纪晚期恐龙更为准确而全面的生活场景,有助于解开恐龙的繁盛和灭绝之谜,为研究生命的演化及人类的未来提供富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恐龙的骨骼结构素描图。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梦宁

我省古生物化石资源较丰富,赣州、萍乡等设区市均发现过恐龙骨骼或恐龙蛋化石,其中赣州境内发现并被命名的斑嵴龙、中国赣南龙、赣州江西龙、江西南康龙、南康赣州龙、中华虔州龙等均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恐龙化石,因此,赣州被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授予“中国恐龙之乡”。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关键词:
x 广告
共同抗疫!郑州71岁党员志愿者每天爬6栋楼,提醒800多户居民做核酸

1月4日,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对部分区域实施管控措施。这是近半年来,新冠疫情第3次造访郑州。截止至1月10日24时,

安阳疫情最新消息|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安阳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累计123例

安阳疫情最新消息2022年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安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汤阴县38

迅速高效!“河南抗疫互助通道”网上网下联动 获群众点赞

核酸检测24小时了还没查到结果,怎么办?现在高速下站口的管控政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从洛阳老城区自驾走高速回郑州,收费站还劝返吗?苏八

信阳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 陈志伟出席会议

1月11日,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代市长陈志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听取有关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和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疫情防控工作

全国最新疫情消息:1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6例 天津市今日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66例(河南118例,其中安阳市65例、许昌市41例、

1月12日天津市放假半天 开启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1月1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重要通告,为做好天津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于1月12日(星期三)下午放假半天。广大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